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新闻分析:中国旅游为何“逢节必堵”?

发布时间:2013-10-07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小[ ]

  新华网银川10月7日电(记者 赵倩 张亮)“十一”长假,中国式“黄金粥”景象在各大景区继续上演,拥堵、滞留、排队成为中国游客在这个长假谈论最多的关键词。专家认为,景区逢节必堵是旅游消费过度集中暴露出的产业发展滞后现状,解决之策是加快中国旅游业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型过渡升级。

  这几日,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不断刷新着网友们调侃长假出游拥堵“盛况”的段子,“法海都被挤到西湖里去了”“故宫人山人海,长城不分内外”“今天你在哪里看人”……

  “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大景区的游客接待量普遍创新高。全国假日办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一”期间,纳入监测的125个直报景区单日接待游客最高达623.11万人次。

  宁夏中国国旅副总经理李岩松说,节假日旅游市场繁荣原本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正常现象,可节假日景区爆棚让旅游沦为“打仗式”的糟糕体验,这不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模式。

  当前,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已在全球排名第一。

  “‘黄金粥’表面上是假日经济的表现,实则凸显出中国旅游业仍处在较低发展水平,消费的过度集中使这一现状和百姓快速增长的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其原因在于休假体系不健全、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旅游机构管理不完善等。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通行,自驾游明显增多,这也直接加重了道路、景区的交通压力。”李岩松说。

  中国景区节假日游客“超载”,还源于长期以来景区形成的“门票依赖症”,门票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区的经营收入。

  戴斌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对旅游的需求逐渐由偶尔转为常态,由观光转为休闲体验,但目前景区游线设计不合理、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模式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严重,根本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差异化的旅游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旅游业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型阶段,尚未进入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休闲时代”。

  旅游界对休闲度假旅游的定义是“注重内心感受,享受旅游过程中的轻松、愉快和舒适的状态”。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产品的比例是2:8,远低于发达国家1:1的比例。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要改变目前节假日旅游产品严重供不应求、景区爆棚等旅游“顽疾”,专家建议需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健全带薪休假制度,推动旅游产业由单纯观光型向观光、休闲、体验式旅游多元化发展。

  事实上,从设立中国旅游日、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到出台《旅游法》,中国已逐步在引导居民的休闲旅游心态和休闲旅游发展方向。

  “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协调、规划、立法和投资等方面履行职能,为国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机会和必要条件,积极引导休闲旅游观念。”李岩松说。

中国公众新闻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